5月18日消息,据央视新闻报道,今日,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《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》。
白皮书显示,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7.39%。
同时,我国卫星导航专利年度申请量持续增长,截至2024年底,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12.9万件,同比增长4.8%,继续保持全球领先。
截至2024年末,全国有约2.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;高精度车道级导航覆盖全国99%以上的城市和乡镇道路,日均提供位置服务超1万亿次、日均导航服务总里程超40亿公里。
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,北斗系统全面进入民航、海事、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,相关服务及产品目前已出口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
据了解,北斗卫星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、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,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、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。
关于下一代北斗系统,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,下一代叫更加泛在、更加智能、更加融合的系统。
通俗来讲,北斗系统依然是核心,但会把所有跟时空信息有关的新兴技术,全部纳入到这个体系里一体统筹,同步发展,加快发展。预计在2035年全面建成这个时空体系。
下一代北斗系统建成后,无论在世界上任何时间、任何地方,都有北斗、都有中国的时空体系给大家提供安全、可靠的时空技术。